导读:很多人都知道艾灸能强健身体,治疗疾病,但是对许多上班族而言,每天坚持到医院进行艾灸谈何容易。难道自己就不能在家里进行……
很多人都知道艾灸能强健身体,治疗疾病,但是对许多上班族而言,每天坚持到医院进行艾灸谈何容易。难道自己就不能在家里进行艾灸吗?哪些疾病又是对应哪些穴位的呢?不要急,下面小编为你介绍艾炙的穴位有哪些,艾灸10大补血养生穴是什么等相关内容。
一、天枢穴
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;位于中腹部,脐旁开两寸。此穴位输出的强盛之气具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作用。常对天枢穴施灸,可使胃经和大肠经保持活络,增进胃经内气血循环,帮助气血由胃经输向大肠经。胃经气血充盈,则消化功能增强,就给生血系统提供足够的精微物资,为补血提供最基础的动力;大肠经气血充盈,则可保证循、环排泄性能正常,即止泻又通便,保持肠道清洁,使人免受“毒素”的困扰。
2、血海穴
血海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;屈膝,在大腿内侧,髌底内侧上两寸。此穴是人体脾血的归聚之处,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,属女子生血之海。在血海穴施灸,对妇女痛经和经血过量或过少均有效,配合关元穴、三阴交穴效果更佳。痛经伴随呕吐,艾灸此穴同时配合足三里穴可立刻减缓症状。血海擅调妇科血病,是治疗妇科血证及同血分有关的皮肤病的要穴。它能调血、理血、引血。
3、三阴交穴
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之穴;位于小腿内侧,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三阴交穴是肝、脾、肾三条阴经交汇的穴位,脾统血、肝藏血、肾生血,因此,常对三阴交穴施灸有调和气血、补肾养肝的功用。同时可起到补血、活血,保持血压稳定的作用。
四、足三里穴
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之合穴,是胃脏精气功能的聚焦点。位于小腿前外侧,犊鼻穴下3寸,距胫骨前缘一横指。足三里穴可理脾胃、调气血、补衰弱,亦能延年益寿,也称长寿穴。对气血亏虚引起的头晕、耳鸣、神经衰弱及胃动力不足的人、胃气虚的人、因用眼过度或失眠熬夜而伤肝的人经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良作用。艾灸足三里,可起到温中散寒、健运脾阳、补中益气、宜通气机、导气下行、强健全身的作用。
5、关元穴
关元穴是任脉之穴,也是小肠的募穴,位于脐中下3寸。此穴是人体元阴和元阳的交汇处,是“男子藏精,女子蓄血”之处;古有“针必取三里,灸必加关元。”之说。艾灸关元穴,有培肾固本、调气回阳的作用,可提高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;增进肠道蠕动,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。对月经不调、痛经、白带异常等妇科病效果显著。
6、隐白穴
隐白穴属足太阴脾经之穴,“太阴根于隐白,名曰阴中之阴”。位于足大趾末节内侧,距趾甲角0.1寸。隐白穴有统血、止血的作用。艾灸此穴可刺激脾经,促进气血源源不断的生化,是女性补血的大穴。
七、髀关穴
髀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,位于大腿前面,当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的连线上,屈股时平会阴,距缝匠肌外侧凹陷处。髀关穴是胃经中脾土微粒沉降之处,是小腹之阴与股前之阳交汇之处,是调理下肢胃经之总穴。艾灸此穴,健脾除湿,固化脾土。理气和胃,治疗胃痛。对风湿、关节炎、臀部和大腿肥胖者减肥有良效。
八、下关穴
下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之穴;位于人体的头部侧面,耳前一横指,颧弓下陷处,张口时隆起,闭口取穴。艾灸此穴对肾虚缺血或胃火致使的牙痛有良效;同时改良肾血虚状况;增进阴阳平衡,祛除胃火。肾虚缺血导致的牙痛:隐隐作痛、时痛时不痛、日久不愈,伴有牙龈萎缩、牙浮齿动、腰膝酸软。艾灸时配合颊车穴、肾腧。胃火导致的牙痛:牙痛剧烈、牙龈红肿、腮部肿起、口渴口臭、咀嚼困难。艾灸时配合颊车穴、支沟、胃腧。
9、期门穴
期门穴属足厥阴肝经。位于乳头直下,第六肋间隙,前正中线旁开4寸。
功效:呵护肝脏,避免肝血虚。艾灸此穴,对肝血不足有良效。
10、章门穴
章门穴足厥阴肝经。位于侧腹部,11肋游离端的下方。
艾灸章门及期门、足三里、内关,可调和五脏、调节肝脏和胃部的气血。
上一篇:半边莲是什么 有哪些功效呢
下一篇:月经期间能吃五味子吗